显微修复技能专委会:汇聚显微外科精英 融合国际视野 超级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技能大赛经验分享
2025-06-19

“中国技协超级显微外科血管吻合大赛”已经举办了两届,第一届是2023年12月22日至24日在成都举办,参赛报名人数783人,报名单位200家,选手324组,参会人数1000余人;第二届是2024年11月1-3日在郑州举办,参赛报名人数830人,报名单位220余家,选手419组,参会总人数1200余人。大赛汇聚全国显微外科界精英,融合国际视野,创造了诸多奇迹,成立了显微外科医师之家——中国职工技术协会显微修复技能专业委员会。

大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主办单位中国职工技术协会的支持,离不开赵德伟会长的辛勤筹划,同时要感谢承办单位四川现代医院、郑州仁济医院团队、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团队、山东省立医院团队以及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的大力协助,使得大赛圆满成功。

一、赛事背景与目的

显微外科是现代外科学在20世纪的一项重大进展和技术革命。显微外科的诞生,使得人类可以实现器官移植、再植、修复、重建和再造手术以及微创治疗,并极大推动了现代医学多学科的发展。血管吻合大赛的办赛宗旨是促进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显微外科医生在血管吻合手术中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通过比赛的形式,鼓励显微外科医生不断学习、创新,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该大赛也致力于推动显微外科技术在临床上的普及,促进超级显微外科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也为广大显微外科同道特别是年轻医生提供展示自己超级显微外科技术的平台。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超级显微外科逐渐成为前沿方向,要求医生在亚毫米级别血管(0.2-1mm)上进行精准吻合,技术难度极高。

1.推动技术创新:通过竞赛激发医生探索更精细、更高效的显微外科技术。

2.培养专业人才:为青年医生、医学生提供高水平训练和展示平台,打造坚固的人才培养蓄水池

3.促进国际交流:吸引全球顶尖显微外科团队参赛,提升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4.优化临床实践:通过比赛项目设置,反馈临床需求,推动手术标准化。

二、参赛人员规划

根据显微外科技术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设置参赛梯队:

个人赛-精英组:显微外科及相关专业医师

个人赛-资深专家组:资深专家组主刀年龄≥50岁

个人赛-学生组:在校生、实习生或规培生

团体赛:三组选手为一个团体

个人挑战赛:进入决赛选手报名参赛

表演赛:同时大赛进行了赛事创新,增设了淋巴管-静脉吻合、机器人血管吻合两场表演赛

三、比赛内容与项目设置

比赛内容: 

1.预赛:精英组和团体赛吻合外径0.2mm硅胶管,资深专家组和学生组吻合外径0.5mm硅胶管,整形、口腔颌面等专业吻合1mm硅胶管。

2.决赛:精英组和团体赛吻合外径0.2mm小鼠尾中动脉,资深专家组和学生组吻合外径0.5mm小鼠尾中动脉。

3.挑战赛:分5轮进行,小鼠尾中动脉外径从第1轮的0.2mm到第5轮的0.1mm依次每轮减小0.025mm。每轮吻合失败者被淘汰,直至最终决出冠、亚、季军。

奖项设置:

1.个人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余入围决赛者为优秀奖。

2.挑战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余入围者为优秀奖。

3.团体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余入围决赛者为优秀奖。

四、制定比赛规则及研发管理软件

由专委会牵头成立竞赛委员会制定比赛规则和评分体系。

1.赛场纪律:

(1)参赛选手按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凭证件进入赛场。选手迟到15分钟取消比赛资格。各队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比赛场地。

(2)裁判组在赛前10分钟,对参赛选手的证件进行检查并进行大赛相关事项说明。 

(3)参赛选手必须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参赛选手不得携带其它未经允许的资料、物品进入比赛场地,不得中途退场。如出现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判组裁定取消大赛成绩。

(4)参赛选手完成比赛项目后,提请裁判检查确认,并登记相关内容,听从裁判指令离开赛场。

(5)预赛出场顺序由抽签决定,决赛阶段按预赛成绩由低到高顺序出场。

2.器械设备:

物品及设备由大赛组织委员会筹集,主要通过厂家赞助、租赁等方式,包括缝合线,硅胶管,手术显微镜,消毒器材,手术器材和耗材,场地直播器材,评分系统等等。

3.比赛流程:

(1)预赛使用人工硅胶管,11-0 缝线缝合;决赛使用小鼠尾中动脉(吻合血管外径0.2mm/0.5mm,工作人员预先在吻合处做好标记),12-0 缝线缝合。

(2)工作人员负责麻醉并固定小鼠,切开皮肤、暴露小鼠尾中动脉并测量管径。

(3)比赛正式开始后由选手自行游离动脉,可用血管夹固定后剪断血管,开始吻合。

(4)选手在15分钟内完成血管吻合,血管吻合不少于4针。

(5)全程由工作人员计时,选手完成吻合后用湿纱布覆盖创面,然后举手示意计时结束。

(6)计时结束后,选手需行勒血试验。

(7)由专家评委参照《评分细则》打分。

4.研发比赛软件

(1)AI评分系统:用时两个月的时间完善竞赛管理软件,保障通过打分系统,即时对选手操作的精准度、速度、血管通畅率、缝合质量等,进行成绩录入,实时动态更新排名,有效的保障了大赛评分的即时性、准确性、公平性。

报名小程序:通过报名小程序,所有参会及参赛选手可以通过线上注册、录入个人信息等,做到赛场实行人脸识别技术,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性。

五、赛事保障

1.专业组织:该大赛由专业的医学机构单位和学术团体组织,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专业性。组织方会邀请国内顶级显微外科领域的专家、教授等担任评委,确保评选过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2.参赛资格:参赛者需要具备相应的医学背景和丰富的显微外科经验,以确保其在血管吻合手术中的技术水平。会对参赛医生进行资格审查和选拔,确保比赛的参与者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素养。

3.比赛规则:大赛会制定详细的比赛规则,明确参赛者的义务和权利,规范比赛流程和标准。

4.安全保障:显微外科手术属于高风险操作,因此,在大赛中必须确保安全性和风险控制。组织方会提供合适的手术设备和器材,确保参赛者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手术操作。

5.设备耗材支持:由国内外知名显微外科设备厂商提供高清手术显微镜52台(国产品牌速迈30台,德国品牌蔡司14台,国产品牌奥顺5台,日本品牌三鹰3台),总价值超5000万元;比赛用缝合线2200余根,硅胶管1000余根,总价值超100万元;

6.资金筹措:采取企业赞助+专委会经费+承办单位支持,约160余万。

六、分阶段推进:区域试点→全国大赛

1.选拔阶段:各参赛代表在其省市举办区域赛,选拔各地方优秀代表参加本届大赛。

2.全国赛优化:根据试点反馈调整赛制,如增加“极限挑战赛”(0.1mm血管吻合),特殊专业1mm比赛等。

七、开幕式创新

制作开幕式宣传片,增设显微外科技术发展史介绍,展示往届冠军风采等方式,提升学术氛围,增设大赛启动仪式并邀请中国职工技术协会领导、国内顶级显微外科领域专家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所有参赛代表队依次上台合影留念,开幕式人数超千人,盛况空前。

八、赛事宣传

1.前期:通过学会官网、医学媒体预热,发布选手训练纪录片等形式。

2.中期:直播关键赛程,邀请国内顶级显微外科专家点评,各网站实时发布比赛动态、结果等。

3.后期:汇总赛事创新成果,同时在新华网等多平台上进行宣传,对于获奖选手鼓励各省、市、院内给与奖励。

九、应急预案

1.技术故障:备用设备实时待命,AI评分异常时启用专家复分机制。

2.医疗安全:赛场配备急救团队,应对长时间操作导致的疲劳风险。

十、赛事成果与延伸价值

1.技术突破:刷新世界血管吻合记录:最短用时突破了0.1mm的血管吻合,世界首次。

2.人才选拔:顶尖医院现场招募表现优异的个人精英赛和学生组优秀选手作为各单位人才储备。

3.国际影响:美国、日本、德国等团队申请加入下届赛事,推动发展“国际超级显微外科血管吻合大赛”。

总结

本赛事通过“竞赛+培训+创新”三位一体模式,不仅提升了显微外科整体技术水平,更成为行业人才储备、技术标准化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两届“中国技协·超级显微外科血管吻合大赛”创造了显微外科史上的3个之最:比赛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竞技水平最高。此次大赛不仅是一场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知识的交流、经验的分享。它检验和展示着参赛者的专业水平,激励着更多医学同仁投身到显微外科的学习和研究中,为推动世界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贡献力量。

上一篇: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我们怎样“绣红旗” 下一篇:2025年全国茶叶加工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日照市圆满闭幕